水是工业的血液。在首钢迁钢的生产厂区内,不同粗细规格的管道有序排列,连接起各个生产单元。
新水、循环水、中水、浓水、除盐水……厂区内的水分为好几种,不同类型的水通过各自的专门管道被输送至一个个生产装置,保障着厂区的正常运转,而这样精心的设计,也是为了实现工业用水的综合高效利用。
钢铁生产流程长、范围广,为了对生产过程中用水量进行源头控制,首钢迁钢从工序设计上就采用了干熄焦、高炉煤气干法除尘、转炉煤气干法除尘“三干”节水技术。此外,首钢迁钢还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清洁生产的要求,通过一系列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利用,实现了串级用水、循环用水。
“通俗地说,就是用过的水经处理后再接着用,好水‘洗脸用’,一般的水‘洗脚用’,最后实在不能‘洗漱’用的水,再拿去‘冲厕所’。”雷仲存解释。
7月24日下午,走进水处理作业区1号深度处理站,十余台超滤装置和反渗透装置正在作业。每台装置都是由几十余组管道构成,管道内,微米、纳米级不同孔径的膜,像筛子一样对流经装置的水进行着过滤处理。
“这是我们的反渗透浓水深度处理零排放技术,采用‘纤维球过滤器+反渗透’处理工艺。”雷仲存介绍。
中控室内,在线系统显示着处理站内各环节的技术指标,数据显示,实时出水电导率为65.1μs/c㎡。
电导率反映水中含盐量的多少,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,自来水的电导率一般为300-500μs/c㎡。
“这些比自来水更纯净的出水为除盐水,也就是我们生产的‘洗脸用’的好水。”雷仲存说,除盐水将被输送至炼铁、炼钢、轧钢等生产线,用于对高炉、转炉、加热炉冷却。在这些生产环节使用除盐水,是为了避免生产装置出现结垢、腐蚀等问题。
值得一提的是,首钢迁钢制备除盐水,并不是取用新水,而是主要利用生产污水。
污水能变成好水,是由于首钢迁钢建设了完善的水处理设施,包括两座污水处理站、三座中水深度处理站、一座冷轧废水处理站、一座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站、一座亚洲最大的综合型循环水泵站,以及完整的分质给排水管网系统。
除了除盐水,污水经处理后还会产出一部分中水,用于厂区绿化、抑尘等。
首钢迁钢厂区实现了水系统大循环,所有的生活污水、生产排水、各类废水都经独立收集处理后产生合格水,再回用于生产,实现废水重复利用率99.1%。
无法重复利用的那0.9%,也并非向外一排了之。首钢迁钢将污水处理后剩余的浓盐水全部用于高炉冲渣、炼钢焖渣,研发了高炉冲渣水水质稳定技术,并已获得国家专利,保证了浓盐水的稳定消耗。
应用先进节水技术,追求极致“零排放”,是水效领跑者企业的共同做法。
河北旭阳建成了国内焦化行业技术领先的浓水提盐零排项目。经过蒸氨和生化处理的浓盐水,依次经过软化除硅、超滤、离子交换、纳滤、COD分离、反渗透、分盐蒸发结晶等处理工序,可产生回用水并生产出工业盐产品。
走在河北旭阳生产厂区内,空中无烟羽、地面无粉尘、厂区无异味,俨然一座绿色工厂。
“前几年我们的工厂在生产时,还会有厂房向外冒白色烟羽的现象,但在如今的河北旭阳,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景象。”吴志强介绍,目前厂区内安装了11套蒸汽冷凝装置,回收各个生产车间的蒸汽冷凝液,用于循环水补水和脱硫脱硝余热锅炉补水,每年可节约用水17.52万立方米。
充分发挥每一滴水的作用,近年来,河北旭阳累计投资3.5亿元加强用水节水改造,不断优化各项水效指标,采用了污水深度处理、循环水电化学除垢节水等多种技术,实现单位产品取水量1.08立方米/吨,处行业领先水平。